FLOTU张如范课题组JACS:超耐久双功能氧电催化剂用于高性能可充电锌-空气电池

▲第一作者:周晨晖(清华大学)

  共同第一作者:陈晓(清华大学),刘硕(天津大学)

  通讯作者:张如范(清华大学)共同通讯作者:谭婷(国家纳米中心),孙洁(天津大学)

  通讯单位:清华大学,国家纳米中心,天津大学

  论文DOI:10.1021/jacs.1c11675

 

01背景

A:ORR/OER双功能催化剂的重要意义碳达峰与碳中和是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成功构建的重大战略。而发展新型储能技术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年来,可充电锌-空气电池由于其高能量密度、锌的高储量、低成本及高安全性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是目前可充电锌-空气电池在应用中依然面临严重的问题,例如能量转换效率低、长循环稳定性差、碳腐蚀严重、充放电循环电流密度低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正极缺少一种可以同时加快氧还原(ORR)和氧析出(OER)反应、具有高的稳定性、可以长时间高效稳定运行的双功能氧催化剂。

B:双位点催化剂相对单一位点催化剂的优势近年来,有研究报道单一位点催化剂可以同时催化ORR和OER两种反应,但是此类催化剂对两种反应的过电位之差ΔE依旧偏大,其原因是ORR和OER具有不同的反应路径,其限速步骤不同,因此需要不同的催化反应位点。目前很多研究通过开发双位点催化剂来解决这一问题。最常用的方法是将ORR和OER催化剂进行混合制备ORR/OER双功能催化剂,例如Pt/C与IrO2或RuO2的混合物。但是这种类型催化剂均一性较差,且缺少电子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使其活性和稳定性依旧欠缺。也有研究通过设计异质结诱导界面电子转移,形成协同效应提升双功能性能。很多研究通过设计金属/碳复合物,由于金属和碳载体界面处强相互作用形成的M-N-C位点可作为ORR位点,同时金属颗粒可作为OER活性位点。但是这种复合物催化剂稳定性依旧欠缺,这是因为碳载体在OER电位下容易腐蚀,造成界面的不稳定,活性位点的缺失及性能的下降。

02研究出发点

我们对过去双功能催化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如何合理选择不同反应的催化位点,并且可以有效将两者进行整合非常关键。我们提出一种“原子级混合”的思路来制备催化剂,选择Ru-O作为OER的位点,Mn-O作为ORR的位点,Ru和Mn以原子级混合形成Mn-RuO2双位点催化剂。这种催化剂的优势在于通过精准的原子结构设计形成充分的电子结构调控,从理论上赋予其优异的活性和稳定性,此外纯氧化物基催化剂可避免充电过程中的碳腐蚀问题。为了验证我们设计的准确性,我们先后邀请了天津大学的孙洁老师和国家纳米中心的谭婷老师对这个催化剂体系进行理论模拟计算,首先从理论上验证这种“原子级混合”设计双功能催化剂的思路是否可行。

03理论计算及催化剂制备

首先,我们利用DFT理论计算可以预测这种Mn-RuO2双位点催化剂中Mn位点对于ORR的活性优于MnO2,而Ru位点对于OER的活性与RuO2相当,因此Mn-RuO2双位点催化剂从理论上具有ORR和OER双功能特性。Mn-RuO2催化剂的制备过程如图1所示,只需简单将RuCl3、MnSO4、葡萄糖和尿素配置成均匀溶液,再置于烘箱中进行预烧得到金属盐负载的葡萄糖泡沫,再经过空气煅烧处理去除葡萄糖即可得到Mn-RuO2双位点催化剂。形貌表征显示Mn-RuO2双位点催化剂宏观上具有多孔纳米泡沫状结构,微观上由5 nm左右的细小纳米晶粒堆积组成这种自支撑状的催化剂。

▲图1. Mn-RuO2催化剂双功能性能理论预测,制备过程示意图及形貌。

04催化剂结构和性能

▲图2. Mn-RuO2催化剂原子结构及成分分布表征

我们通过球差电镜表征催化剂的原子结构,发现此催化剂由单一晶粒RuO2组成,其中Mn和Ru原子都遵循RuO2的原子排列方式。在[110]和[001]方向上Ru/Mn/O原子的排布都与RuO2相一致,与理论结构模型完全对应,证明Mn以原子级分散进入RuO2晶格。进一步的EDS面分布显示在[110]方向上Mn和Ru均呈现均匀分布,而在[001]方向上Ru呈现均匀分布,而Mn主要分布于外侧,证明Mn主要分布于纳米晶粒所暴露的(110)晶面上。因为电催化反应主要发生于表界面,这种独特的原子分布方式利于催化剂表面电子结构调控,从而提升其催化性能。

▲图3. Mn-RuO2催化剂的ORR和OER性能表征

我们进一步研究其电催化性能,发现Mn-RuO2表现出优于商用Pt/C催化剂的ORR性能,其半波电位可达0.86V,Tafel斜率仅为38.9mVdec-1,且在25万次CV循环后依旧可以保持非常优异的性能,且催化剂具有优异的抗甲醇毒化特性。在OER中达到10 mA cm-2的电流密度下过电位仅为270 mV,Tafel斜率为45.8 mV dec-1,优于商用IrO2催化剂,且在3万次CV循环后性能依旧可以保持。双功能电位(ΔE)仅为0.64 V,优于绝大部分文献报道的水平。

图片

▲图4.Mn-RuO2催化剂的锌空气电池性能及性能对比

基于该催化剂优异的ORR/OER双功能性能,我们将其到组装可充电锌-空气电池中,发现它们具有优于Pt/C+IrO2基准电池的开路电压、容量、充放电特性、功率密度、倍率性能。尤其是基于Mn-RuO2催化剂的电池可在10 mA cm-2下运行2500小时,在100 mA cm-2超大电流密度下运行300小时。与文献报道的体系相比,Mn-RuO2催化剂无论在催化层面上的ORR/OER活性和稳定性,以及在锌-空气电池器件上的活性和稳定性均具有明显的优势。

▲图5.Mn-RuO2催化剂电子结构表征及理论计算

最后,我们对催化剂电子结构进行研究。XPS显示Mn的掺入使Ru的结合能发生负移,证明Mn-RuO2催化剂中Ru具有低氧化态,而Mn的2p峰显示Mn3+和Mn4+共存。通过EELS也可以证明Mn-RuO2催化剂中Ru具有低氧化态,而Mn3+和Mn4+共存。进一步对单个Mn-RuO2晶粒的表面和内部进行EELS分析可发现其表面的Ru和Mn的价态都低于晶粒内部。通过DFT理论计算也可以证明Mn-RuO2双位点催化剂表面的价态低于纯RuO2和MnO2,且Mn-O键长较MnO2变大,这种拉应变使d带中心上移,增强其对氧中间物种的吸附,从而提升其ORR活性。

05结论

本课题提出一种“原子级混合”的策略设计双功能催化剂。首先通过理论计算验证这种设计的准确性,接着通过“葡萄糖吹泡法”制备了Mn-RuO2纳米泡沫状催化剂,发现其表现出优异的ORR和OER双功能性能,且在锌空气电池器件中表现出十分出色的性能。作者通过STEM、EELS、DFT等手段深入探讨催化剂的原子结构,及其对电子结构的作用机制。本课题所提出的双位点催化剂设计思路可为双功能电催化剂设计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1c11675